大理祥云旅游网
畅游祥云
定制服务
景点自选
24H服务

汪情村

 二维码

汪情村

汪情村隶属祥云县云南驿镇,地处云南驿镇南边,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,到镇道路为弹石路,交通方便,距县城20公里。东邻本镇康仓村,南邻本镇棕棚村,西邻本镇天马村,北邻本镇前所村。
    全村国土面积5.36平方公里,海拔1970米,年平均气温15°C,年降水量802毫米,适合种植水稻、玉米、蚕桑等农作物。
汪情村银器制作工艺精湛、历史悠久。在2014年,祥云县申报的“祥云汪情村汉族银器制作技艺”人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“传统技艺”。
  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,除了银质货币外,银制的日用器物通常是被王公贵族、宗教上层人士和富裕人家普遍使用。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贵金属,银器是最普遍、也是最多的,它不仅可以制作成生活用品,还可以用来装饰器物或者服饰用品。直到19世纪以后,银器才开始成为一种商品,但也只有比较富裕的人家才用得起。
    金是高贵帝王,即便沉默也处处闪光。银则典雅淳朴,谦卑做事,一辈子只在时间里默默行走,从不招摇,更像是殷实家境里的女子,纤细、文静。在祥云民间的风俗习惯中,家里出生小孩,常会将祖传的银项圈或者银手镯等银饰戴在小孩的身上,以祈长命百岁、辟邪降福。在汪情村也早有这样的习俗,汪情村对银器的加工更是民间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。
    汪情村出产的银器,主要以银茶杯、银茶盘、银茶匙、银筷、银罐等实用器血与饰品为主,饰品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,品种多样,分为头饰、面饰、颈饰、胸饰、脚饰、手饰等,彼此配合,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。
    银器的制作技艺一般分为七个步骤:做模具、下料、压印、镂空、焊接、抛光打磨、包装等工序,全部由手工完成,形式上表现为造型奇巧独特、纹饰雕工细腻精美。汪清银器在工艺上追求纯朴、粗犷、神秘的色彩,并通过银料纯度和银胚厚度的控制,提升银料的延展性,从而提高银器的表现力,在银器表面光度处理和保洁方面,采用独门秘方工艺,使得银器保持天然色泽,起到防氧化、防腐蚀的作用,其独特的工艺手法代表了祥云民间工艺加工的最高水平。

ABUIABACGAAgyPyOqQYoo6adoQMw2QQ4igM.jpgABUIABACGAAgyPyOqQYouLzqtwEwsgU4vgM.jpg

   汪情村的银器制作技艺以“汪氏银器” 汪开荣为代表。汪开荣,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亿勋银器创办人。当年,他怀瑞着创业的理想,带着梦想远赴昆明、贵阳、瑞丽等地学习考察,经过长期的市场考察、分析,最后结合汪情村的实际找准定位点,投身到银饰品的销售行业。他把一腔的热情融入工作,努力打拼,诚实经营,带动了祥云县银饰品销售形成一定的规模。在2010年的时候,汪开荣还被中共祥云县委、县人民政府表彰为“十佳创业青年”,汪开荣家的 “汪氏银器”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。大家发现汪开荣的家:是一套精致的现代房屋,院内宽敞、明亮。
   许多琳琅满目的手工银器具,外形看上去精致、铮亮。主要有手镯、耳环、项链、戒指、项圈、十二生肖、吊坠、酒具、银碗筷,以及妇女围腰上配置的蝴蝶、花篮、罗汉等首饰,上百个品种。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首饰产品,深受彝族、白族、哈尼族、傣族等民族同胞的欢迎。这些造型千姿百态、活灵活现、惟妙惟肖、美不胜收的银器饰品,经过能工巧匠的锻造和雕琢,被赋子了永久的生命力,展示了中华民族银器的大美,奇寓着汪情村无数个家庭的善良祈求和美好愿望。
汪情村的银器产品含银量达99%,主要售往云南省各少数民族地方,部分销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西藏、四川广西、贵州等地和缅甸、泰国、尼泊尔等周边国家,其中纯银筷子、九龙壶酒具、百家锁等成为热销产品和重要民族地方特色礼品。2003年中央电视合还作过汪情村产品工艺的专题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