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岳官在古代又称东岳庙,姶建于明万历元年(公元1573年),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。在这期间,也进行过几次修葺。东岳官大门南面的戏台,是专供人看戏娱乐之用的。
东岳官现存大殿为清代重修的建筑,从结构上看整个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,朝向坐北向南,由大门、东岳殿、东西厢房、灶君殿、三霄圣母殿、观音殿组成。大门又称前殿,三开间,楼上供奉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岳木雕神像。与大门相对的是东岳大殿,五开间,为单檐式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,里面供有东岳大帝神像。东西厢房各四开间,为“间罗王”“阄魔”“阁罗” 等,整座建筑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。
正门
东岳官的正门,门前立有一对威武的石狮,透着一股阳刚之气。正门左右两边对称建有两道小门,这一大两小三道门可是有讲究的。在古代,正大门为官道,老百姓是不能走的,而两旁一左一右的小门专为平民百姓而设。这些旧时的规短在现在已经成了历史,如今不论百姓还是官人都走这道大门。
匾额上题宇有:“东嶽天齐”四个大字。右边第二个字看上去像不像一座山压住了地狱的意思,这个字简化以后就是现在东岳泰山中的岳宇。从这个宇就可以很形象地理解东岳官这个地方所代表的含义。“狱”,代表地狱、阴间。上面“山”宇象征着五岳之首——泰山。“岳” 也可作“狱”。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,即东岳泰山,南岳衡山,西岳华山,北岳恒山,中岳嵩山,传说是群神所居的地方。而泰山作为五岳之首,更是受到历代帝王的封禅、祭拜,古代文人雅土对泰山更是仰慕备至,纷纷前往游历、题字,泰山现存石刻1696处。


正门两边这两幅画里的人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。左边这位面若有笑,一袭白衣,头顶白帽上面写有:“你也来了〞,左手持白伞、右手拿蒲扇的就是“白无常”。右边这位神情肃穆,全身素黑头顶黑帽上面写有:“正在捉你”,手握铁锁链的就是“黑无常”。他们两位算是冥界的搭档了,一黑一白专门提拿恶鬼的神,人们并称他们为无常二爷,象征世间万物世事无常。
相传,在东岳官之所以建立在此,是因为它下面就是十八层地狱。而东岳官内所供奉的东岳大帝是阴间的统治神,东岳官自然也就成了镇压这阴狱世界的地方。
东岳宫金桥
这座亭子上面写着“有求必应”四字,前面连按着石桥、池子。大家一定很好奇,这三样结合在一起有什么用意呢?石桥叫做东岳宫金桥,金桥下面的池子叫“血湖池塘”,这里是当地人举办法事的地方。因为东岳官所代表的特殊含义,使得在当地,东岳官里只为未婚女的亡魂和难产的妇女烧纸、做法事、超度。由于进行这种法事秀要向东岳大帝求旨,所以只能在供奉东岳大帝的庙宇举行。
阁王殿、十殿阁罗王
左右两边可以看见各有五块匾额及对联,相对应有十个殿,这十个殿各有其主以及名号,他们分别是:殿一秦广王、殿二楚江王、殿三宋帝王、殿四五官王、殿五森罗王、殿六卞城王、殿七泰山王、殿八都市王、殿九平等王、殿十转轮王,俗称“十殿阎罗”王,意为缚有罪之人。传说阎王是阴间的国王,人死后都要去阴间报到、接受阎王的审判,生前所做的善、恶事,都会得到相应的判别,行善者可以升天堂、享富贵;作恶者则要下地狱、受惩罚,十大阎罗王就是做出判别的神。这十个殿里面塑像所展示的内容,也分别代表了人间的种种恶态,表述了作恶迟早是要得到报应的,与前面讲过的东岳宫意在教导人向善有对照之意。
这十殿阎罗用今天的话讲算得上是联合办公、流水线作业了。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已故之人的魂魄都会到阎罗王那里报到,最先到达第一殿秦广王那里,接受第一道审判,根据生前功过多少来定,是直接转世为人或者进入下一殿接受行恶的责罚。受罚者从第一殿发配到第二殿,第二殿受刑满后再到第三殿,以此类推直至所有责罚受完为止才能到第十殿接受投胎转世。其中从第二殿到第九殿这八个殿内均设有十六个小狱。生前作恶多端的人,越是恶的深越会经历更多的阎王殿,待到所有殿走完之后才能得到转世投胎的机会,重新做人。整个十殿讲述的内容都是在教导人,作恶为坏的人,死后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。
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十个殿所讲的内容。
殿一:秦广王,匾额题字 “明镜高悬”。透过这四个字就知道秦广王的特征就是执法严明、判案公正。
秦广王心性至人至孝,主要职务,是掌管人间生死,幽冥吉凶。所有罪魂被押解到秦广王处,逝者生前的功过经由各地的城隍、土地、查察司会 上报之后,由他亲身宣判,向善的人寿终后将其接引超升;功过相当而免于受罚的人可以直接送到第十殿投胎;而恶多善少的人则会被押到“孽镜台,” 前,一望便知此人生前的种种恶行,而后发送往各个大小地犹承受应得的酷刑以消业。
这作恶多端的人就包括了:损人利己、欺凌弱小、残害善良、忘恩负义、大逆不孝、生性好杀、虐待畜牲、谋财害命、挑拔是非、制造血案,以及一切丧心害人的行为,集罪孽于一身,当根据实际的资料,然后押到第二殿,接受应得的刑罚。
殿二:楚江王。匾额题字“双目如电”。楚江王主掌第二殿,司掌活大地狱,又叫做剥衣亭寒冰地狱,另外设有十六个小狱,来这里受刑的都是在阳间伤人肢体、奸盗杀生的,都是因为生前造作无量无边杀业,所受罪刑,在发往十六个小狱受苦期满之后再发往第三殿,加刑发狱。
殿三:宋帝王。匾额题宇“明察是非”。宋帝王主掌黑绳大地狱,狱内另设有十六个小狱。在此受刑的都是在阳世忤逆尊长、教唆兴讼的人。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对长辈不尊敬、不孝顺,怂恿他人做坏事的都会被发配到这里,受到挖眼、倒吊、刮骨的刑罚,然后再进入下一个殿。
殿四:五官王。匾额题字 “秉公执法”。五官王主掌合大地狱,也叫剥剹血池地狱,同样另设十六个小狱,到这里的都是在世时抗粮赖租、交易欺诈的人,在十六个小狱受刑期满之后再送往第五殿察核。
殿五:森罗王,又名阎罗天子。匾额题字“铁面无私”。森罗王的原型,就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北宋时期的大豆—一包拯,也就是俗称的包青天。因为在民间人们都将他视为公正的化身,而他死后则成了间罗王,为十王之首,负责总管地狱。传说如果他知道前来受审的罪魂是为免魂,就会颁布黑令旗,让免魂回归阳世向加害人讨公道,如果是恶劣之人就直接打入地狱受刑,也因为这一点原本位居第一殿的他被调到此殿。
他主掌叫唤大地狱,并管理着小地狱。到这里来的,都在殿一照过“孽镜台” 知道自己所犯的恶行,不用多说都会被送到 “望乡台” 上看一看家人、亲友因其犯的恶事而连累遭殃的后果,行细校查受刑者生前所犯何事,再将其发入诛心十六小狱,钩心喂蛇,以及包公善用的铡刀铡其身首,受苦日子满了之后,再发往其他殿。
殿六:卞城王。匾领题宇 “镇恶扶善”。卞城王主掌大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,同样设有十六小狱。在这里,忤逆不孝的会被小鬼锯分身;怨天尤人、对天不敬的经查属实,会受到铁锥打、火烧舌的刑罚,然后再发往小狱受苦,期满后转入下一殿。
殿七:泰山王。匾额题宇 “明察秋毫”。泰山王主掌热闹地狱,即肉酱地狱,同样设有十六个小狱,这个听起来很血腥,其中一个刑罚就是我们都知道的下油锅,凡是盗窃、诬告、敲诈、谋财害命的人都会受到这一刑罚。而取骸合药、离人至戚的人会发送到小狱受刑,期满后转人下一殿。
殿八:都市王。匾额题字 “亦公廉明”。都市王主掌大热闹大地狱,即恼闷锅地狱,设有十六小狱。来这里受刑的都是在世不孝,让父母、亲人愁闷烦恼的人。在交给各个小狱加刑、受尽痛苦后,交到第十殿,改头换面、永为畜类。
殿九:平等王。匾额题字 “执法如山”。平等王主掌丰都铁网阿鼻地狱,设有十六小狱。来这里受刑的人,可以用十恶不赦来形容,他们大多是杀人放火、斩绞正法的人,所以受到的刑罚也是异常严重的。用空心铜桩、铜链将受刑者手足相抱,煽火焚烧、烫烬心肝,再发往阿鼻地狱受刑,直到被害者都投生后才能提出解交到第十殿。
殿十:转轮王。匾领题宇“解民倒悬”。转轮王主掌各殿解到鬼魂,职责是区别善恶,核定等级,发往四大部州投生。投生为男、女,寿命长、短,富贵、贫贱都-—记录在册,再依照罪和德的大小依次投生。发往投生者都要先交给孟婆神,喝下孟婆汤忘记前生事方能投生。
十殿阁罗王尽管是冥界的代表,但却直观地给我们讲述了善恶法惩严明的因果关系,就像古人讲的:“不以恶小而为之”、“害人之心不可有”,因为再小的邪恶,可能当下没有得到惩治,但往后的日子,迟早有一天是会得到追究的。十个殿内各个神态或肃穆、或凶恶、或惶恐的塑像,生动、形象地给我们立体展示了作恶受罚的场面。殿前供人跪拜的蒲团和香炉,像是给人忏悔的机会,希望日后自己别走人这十八层地狱之门。
东岳殿
东岳殿,为清代重修之后的建筑。大殿里面供奉的是东岳大帝。
这个东岳大帝为何许人?为什么人们要祭拜他呢?其实他可是个名人!他就是 《封神榜》里面,封号为东岳大帝的黄飞虎。百姓们尊敬他的义薄云天、赤胆忠心,有能力保护老百姓,所以在全国各地都立 东岳官祭拜,并且五岳各主神的宫殿在全国都有分布。
东岳大帝,又称作泰山神。相传是盘古王的第五代孙,主掌世人生、死、贵、贱,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。一般东岳大帝塑像有着和帝王一样的造型,都是头戴紫金冠,手拿绘有七星连图案的笏板,身穿绘制有龙腾、七彩云、潮水等黄色龙袍服饰,威风凛凛地森立在大殿中央,给人威严、居高临下的感觉。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,是纪念东岳大帝的诞辰。